2017年6月25日,石家庄开通地铁。最近长春、乌鲁木齐等城市都将会相继开通地铁。轨道交通改变了城市生活,也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和变化。2012年至今,我国开通运营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由17座增加到27座,运营线路里程由1740公里增长至3169公里,到2020年预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。据统计,除国家已批复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外,正在规划轨道交通的城市已超100座。这5年,轨道交通在改变城市的同时,自身技术也在不断提高,产品呈现多样化的趋势,适应我国不同地域、不同城市特点和需求,促进了我国整体城市化的进程,提高了城市建设水平。这五年是我国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五年,是中国轨道交通在世界上创造奇迹的五年,也是轨道交通砥砺奋进的五年!
北京
北京首条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进入调试阶段,将于年底通车。西郊线被誉为北京最美线路,连接主城区至香山风景区,主要功能是旅游、休闲、观光。
西郊线是北京市第一条现代有轨电车,列车车长32.35米,共由5个模块铰接组成,内含58个座位,单次载客量可达350人左右,适应多种供电模式,最高运行时速为70公里。
考虑到西郊线穿行在海淀香山等景色优美地区,车身采用流线型,设置有宽大的玻璃窗,噪音低,特别适合旅游观光。西郊线有轨电车还可实现两列车的重联运行功能,这种重联运行功能方便了列车增加编组,也极大地提高了西郊线节假日期间的载客量。
截止2016年底,线路西起佛山市新城东,东达广州市燕岗,全长32.16公里,全线共设车站22座,其中佛山市境内21.47公里,开通15座车站,广州市境内11.67公里,开通7座车站。
近几年工程技术的不断突破,也让地铁在城市快速发展。武汉在建的地铁8号线已经顺利穿越长江,再有几个月就要正式通车了,这也是武汉第四条过江隧道。
武汉地铁8号线施工现场
武汉地铁8号线盾构机控制室
施工中采用的越江盾构技术领跑国内创下的两个全国之最国内:
首次采用防火、防撞、防爆技术
交通新技术的突破,也让泉城济南有修建地铁的勇气,2018年济南市民也将进入地铁时代。
济南地下泉脉丰富,因泉闻名,却也一度因此成为规划地铁最难绕过的难题。而4年多前修建地铁与泉水保护方案,经过反复评估后,地铁终于开工,方案中划出了泉水敏感区,区域内永不规划地铁,现在修建的3条地铁线路全部远离敏感区。
为了保泉,创新研制的地下水回灌系统,可以将施工抽出的地下水80%以上回灌到地下。
新技术也让我国严寒地区修建地铁成为可能。长春即将开通的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中的5座车站全部采用“搭积木”的方法,这是我国首次将预制装配式工法运用到地铁车站建设。
传统地铁车站建设需要在现场浇筑混凝土,长春地铁站的这种方法像搭积木一样,车站主体结构在工厂生产好再运到施工现场拼接,这种方式不受季节影响。
这五年,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由2012年的87亿人次增加到2016年底的160.9亿人次。
日均客流由2448.2万人次增加至4408万人次。
这五年,我国拥有地铁运营线路的城市由17座增加到27座,运营线路里程从1740公里增长到3169公里,到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6000公里。
未来五年,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发展,轨道交通毕竟会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,是更加奋进和创造奇迹的五年!